微生物(如细菌、酵母菌、霉菌)或其酶驱动的、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发生的生物化学过程。其核心是微生物通过分解食物中的有机物(主要是糖类)来获取能量,同时产生各种代谢产物。这些代谢产物(如酸、气体、酒精、风味物质)正是改变食物质地、风味、营养价值和保存性的关键。
简单来说:微生物“吃”食物里的糖,产生能量让自己活下去,同时“吐”出各种改变食物的副产品。
发酵过程的核心步骤
微生物选择与接种:
- 可以是天然存在于食物或环境中的微生物(如空气中的野生酵母、蔬菜表面的乳酸菌)。
- 也可以是人工添加的特定菌种(如面包酵母、酸奶发酵剂)。
- 微生物需要适宜的环境(温度、湿度、pH值、盐度等)才能生长繁殖。
分解底物(主要是糖类):
- 微生物分泌酶,将食物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(淀粉、纤维素等)或简单的糖类(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乳糖等)分解成更小的分子。
- 这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第一步。
能量获取(无氧呼吸):
- 在无氧或微氧条件下(发酵区别于有氧呼吸的关键),微生物无法像有氧呼吸那样高效地利用氧气产生大量能量。
- 它们通过发酵途径来获取能量。这个过程不需要氧气,而是通过内部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能量(ATP)。
产生代谢产物:
- 在获取能量的同时,微生物会产生一系列终产物或中间产物。这些产物决定了发酵食品的特性:
- 酸类: 乳酸(酸奶、泡菜、酸菜)、醋酸(醋)、丙酸(瑞士奶酪)。
- 气体: 二氧化碳(面包、啤酒、起泡酒)。
- 酒精: 乙醇(葡萄酒、啤酒、清酒)。
- 风味化合物: 多种复杂的酯类、醛类、酮类等(赋予奶酪、酱油、酒类独特风味)。
- 其他: 维生素(如B族维生素)、氨基酸、抗菌物质等。
改变食物特性:
- 风味: 产生的酸、醇、酯等物质创造全新的、复杂的、通常更浓郁或独特的风味(酸奶的酸、面包的麦香、奶酪的浓郁、酱油的鲜咸)。
- 质地:
- 酸使蛋白质变性凝固(酸奶、奶酪的凝乳)。
- 气体产生气泡使面团膨胀(面包蓬松)。
- 微生物分解大分子物质(如蛋白质、淀粉),使食物变得更易消化或口感改变(酱油的液态、腐乳的软糯)。
- 营养价值:
- 增加有益物质:合成B族维生素(如叶酸、核黄素)、维生素K等。
- 提高生物利用率:分解抗营养物质(如植酸),释放矿物质(钙、铁、锌)。
- 产生益生菌:许多发酵食品(如酸奶、泡菜、康普茶)含有活的益生菌,对肠道健康有益。
- 分解乳糖: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,使乳糖不耐受者也能食用(酸奶、奶酪)。
- 保存性:
- 降低pH值:产生的酸(乳酸、醋酸)创造酸性环境,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生长。
- 消耗营养物质:微生物消耗了易腐败的糖分等。
- 产生抗菌物质:某些菌种(如乳酸菌)能产生细菌素等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质。
- 降低水分活性:在某些发酵中(如干腌火腿、酱油),盐分或干燥过程结合发酵共同降低水分活性。
以日常食物为例解析发酵奥秘
面包:
- 微生物: 酵母菌(主要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)。
- 过程: 酵母菌分解面团中的糖(面粉中的淀粉酶先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等,供酵母利用)。
- 关键产物: 二氧化碳(使面团膨胀,形成气孔结构)、乙醇(大部分在烘烤时挥发)。
- 结果: 面团变得蓬松、有弹性,烘烤后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。发酵也产生微量的风味物质,增添面包的香气。
酸奶:
- 微生物: 乳酸菌(通常是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的共生组合)。
- 过程: 乳酸菌分解牛奶中的乳糖。
- 关键产物: 乳酸。
- 结果:
- 酸味: 乳酸降低了牛奶的pH值,产生酸味。
- 凝固: 酸度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变性、凝结,形成浓稠、凝胶状的质地。
- 保存: 酸性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。
- 益生菌: 含有活的乳酸菌(如果是活菌型酸奶)。
- 易消化: 乳糖被部分分解,对乳糖不耐受者更友好。
泡菜/酸菜:
- 微生物: 天然附着的乳酸菌(如Leuconostoc, Lactobacillus 属)。
- 过程: 在盐的作用下,蔬菜细胞释放出汁液(含糖分)。乳酸菌利用这些糖分进行发酵。
- 关键产物: 乳酸。
- 结果:
- 酸味和独特风味: 乳酸主导的酸味,同时产生其他风味物质(如酯类)。
- 质地改变: 变得爽脆或软糯(取决于发酵程度和蔬菜种类)。
- 保存: 高盐和低pH值有效抑制腐败。
- 益生菌: 富含多种乳酸菌。
- 营养提升: 维生素(尤其是维生素C和某些B族)含量可能增加。
啤酒/葡萄酒:
- 微生物: 酵母菌(啤酒常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S. pastorianus;葡萄酒常用S. cerevisiae)。
- 过程: 酵母菌分解麦芽汁(啤酒)或葡萄汁(葡萄酒)中的糖分。
- 关键产物: 乙醇、二氧化碳(啤酒中需要保留气泡,葡萄酒中通常释放掉)。
- 结果: 产生酒精和独特风味。发酵过程非常复杂,产生数百种风味化合物,决定了酒的类型和品质。
总结发酵的奇妙之处
- 化腐朽为神奇: 将普通食材(牛奶、面粉、蔬菜、果汁)转化为风味独特、营养丰富、易于保存的美食。
- 微生物是魔术师: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体,通过其代谢活动,彻底改变了食物的本质。
- 能量转换的副产品: 发酵的核心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,而我们享用的是这个过程中产生的“废料”(酸、气、醇、风味物)。
-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: 既遵循严谨的生物化学原理,又因微生物种类、环境条件(温度、时间、湿度、盐度等)的细微差异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和地域特色。
- 古老的智慧: 人类在数千年前就掌握了发酵技术,并不断发展和完善,它是人类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所以,下次当你享用一片松软的面包、一杯浓稠的酸奶、一口爽脆的泡菜或一杯醇香的啤酒时,请记住,这背后是一场由无数微小生命体精心导演的、精妙绝伦的生物化学盛宴——发酵的奥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