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白事网
详情描述
除了皮肤防晒,眼睛为什么也要防紫外线?紫外线对眼部健康的潜在影响

为什么眼睛需要防紫外线?

眼睛结构易受紫外线伤害:

  • 角膜: 眼睛最外层的透明组织,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。它对UVB尤其敏感。
  • 结膜: 覆盖眼白和眼睑内侧的薄膜。
  • 晶状体: 眼睛内部的透明结构,负责聚焦光线。它会吸收大部分UVA和部分UVB。
  • 视网膜: 位于眼球后部,包含感光细胞(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),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。尤其是视网膜中心的黄斑区,对视觉至关重要。虽然大部分紫外线被角膜和晶状体吸收,但仍有少量UVA能到达视网膜。
  • 眼睑皮肤: 非常薄且敏感,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。

紫外线伤害是累积性的: 就像皮肤一样,眼睛受到的紫外线损伤会随着时间累积。年轻时暴露在紫外线下,可能在多年后才会显现出问题。

紫外线对眼部健康的潜在影响

急性损伤(短期暴露于高强度紫外线):

  • 光性角膜炎/光性结膜炎(雪盲症): 通常由短时间暴露于大量UVB(如在高海拔雪地、水面或焊接时不戴防护)引起。症状包括剧烈眼痛、异物感、畏光、流泪、眼睑痉挛、视力模糊和发红。通常在暴露后6-12小时出现,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。角膜上皮细胞受损脱落,虽然通常可自行修复,但非常痛苦且暂时影响视力。

慢性损伤(长期反复暴露于紫外线):

  • 翼状胬肉: 结膜组织异常增生,呈三角形侵入角膜。通常发生在鼻侧或颞侧角膜缘。与长期暴露于紫外线、风沙、干燥环境有关。翼状胬肉会引起异物感、发红,如果长入瞳孔区会严重影响视力,需要手术切除。
  • 结膜黄斑: 在靠近角膜边缘的结膜上出现的黄色或棕色斑块。虽然本身通常无害(除非隆起引起不适),但它是紫外线暴露的明显标志。
  • 白内障: 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(尤其是UVB)是导致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境风险因素。紫外线会氧化晶状体蛋白,破坏其结构和透明度。
  •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: 视网膜黄斑区是产生中心视力和精细视觉的关键区域。虽然AMD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年龄和遗传,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长期暴露于紫外线(尤其是蓝光)和可见光中的高能蓝光可能是促进AMD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。紫外线会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感光细胞。
  • 眼睑皮肤癌: 眼睑皮肤很薄,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。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,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也可能发生。长期日光暴露是主要风险因素。
  • 角膜老化与变性: 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能导致角膜边缘变性或其他角膜问题。
  • 眼周皮肤光老化: 导致眼周皮肤出现皱纹、松弛、色素沉着(晒斑)。
如何有效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

佩戴合格的太阳镜:

  • 选择标有“100% UV防护”或“UV400”的镜片: 这是最重要的标准!这意味着镜片能阻挡99%-100%的UVA和UVB紫外线。镜片颜色深浅或价格高低不等于紫外线防护能力。深色镜片如果没有UV防护,反而会让瞳孔放大,让更多有害光线进入眼睛,危害更大。
  • 镜片大小和贴合度: 选择能覆盖眼睛和周围区域的宽大镜片(如环绕式、运动型),减少侧面光线进入。贴合脸部的镜框能防止紫外线从上下方缝隙进入。
  • 镜片颜色: 灰色、灰绿色或棕色镜片通常能提供较好的颜色真实度和舒适度,适合日常使用。特殊颜色(如琥珀色、黄色)可能增强特定环境下的对比度(如雪地、雾天),但同样必须确保有100% UV防护。

佩戴宽檐帽: 帽子能阻挡大约50%到达眼睛的紫外线(尤其是来自上方的直射光),是太阳镜的重要补充。

避免在紫外线高峰时段(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)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。 留意紫外线指数预报。

注意反射光: 水面、沙滩、雪地、水泥地等能强烈反射紫外线,显著增加眼睛接收到的紫外线量。在这些环境中,防护措施要加倍(如佩戴雪地护目镜)。

不要直视太阳: 即使在日食时,直视太阳也会对黄斑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灼伤(日光性视网膜病变)。

儿童更需要保护: 儿童的晶状体比成人更透明,允许更多紫外线到达视网膜。他们户外活动时间长,一生中累积的紫外线暴露量可能更高。应尽早给他们佩戴合格的儿童太阳镜和帽子。

总结

眼睛是人体唯一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光线下的精密器官,紫外线对其造成的伤害是真实且严重的。从急性的“雪盲症”到慢性的翼状胬肉、白内障、黄斑变性甚至眼睑皮肤癌,紫外线都是重要的致病或促发因素。这种伤害是日积月累的,因此从儿童时期开始,在任何阳光强烈的场合,佩戴能100%阻挡UVA和UVB的太阳镜,并配合宽檐帽,是保护眼睛健康、预防未来视力问题的必要措施。眼部防晒和皮肤防晒同等重要,是整体健康防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